老陈的摊位摆在青石板巷的第三棵槐树下,竹竿挑着块发黄的布幡,上面墨汁淋漓写着“铁口直断”四个字。他总爱眯着眼打量来往行人的鞋尖——用他的话说,“鞋底沾的土能看出这人打哪儿来,鞋帮子的磨损能瞧出他往哪儿去”。
这年头算命的也讲究“用户体验”。老陈的折叠小桌上除了泛油的铜钱和龟壳,还摆着二维码立牌,扫码能领“今日运势签”。隔壁卖糖画的刘婶常笑话他:“你这老封建咋还搞起互联网+了?”老陈就嘬着牙花子笑:“嗐…时代变了,可人心那点事没变过。”
老陈最得意的本事是“摸骨”。去年冬天来个穿貂绒的老板娘,手一搭上她腕子就皱眉:“您这右手小指关节…是开过三回刀吧?”那女人当场红了眼眶——她确实做过三次试管婴儿。有些真相就像藏在棉袄里的虱子,自己挠不着,倒被旁人一眼看穿了。
| 客户类型 | 常见问题 | 老陈的应对套路 |
|---|---|---|
| 年轻姑娘 | 姻缘 | “桃花三月开,九月结” |
| 中年男人 | 财运 | “西北方有金,忌红色” |
| 老太太 | 健康 | “晨起喝碗绿豆汤” |
老陈的账本记着笔糊涂账:给大学生算星座收20,给包工头看风水要价2000。有回喝高了才吐真言:“算命这行当啊,三分靠卦象,七分看人下菜碟。”他摸准了拆迁户爱听“祖坟冒青烟”,白领们信“水逆退散”,最近还琢磨着给网红们整点“AI面相分析”。
收摊后老陈常蹲在巷口路灯下抽烟。有次醉醺醺拉住我:“知道为啥我从不给自己算?…命越算越薄啊。”烟头明灭间,他忽然指着地上影子:“瞧见没?人就像这黑影——灯挪一寸,它变三分,可到底还是黑的。”那晚的月光把他皱纹里的朱砂痣照得通红,像枚盖在命运判决书上的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