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本义是“吉祥”,做形容词用有“完好、共同满足、吉、美好、善良、慈善、应诺、领先、慎重、高明、熟悉”等义项,做动词用有“擅长、修治、羡慕、认为好、赞许、友好”等义项。
做名词用有“好人”义,还做姓氏。还有“好好地;多;常;易”等义项。总之“善”的概念需要从利他性上体会,所有的含义都由此衍生。具有深刻的伦理学、哲学和佛学内涵。
恶,是汉语词汇,有多种读音,分别表示不同意思。如è,表示坏的,不好的。如wù,表示讨厌,憎恨,如ě,表示要呕吐的感觉,如wū,是文言叹词,表示惊讶。
:
指善与恶。若再加上无记,则合称为“三性”。一般而言,善指顺理,恶指违理。然于经论中有多种不同说法,依成唯识论卷五之意,能顺益此世、他世之有漏与无漏行法为善;反之,于此世、他世有违损之有漏行法为恶。
其善恶之分际,在顺益与违损之差别。且善恶二者皆须贯串此世与他世,否则即为无记。如人、天之乐果,于此世虽为顺益,于他世则不为顺益,故非为善,而为无记性。又如恶趣之苦果,于此世虽为违损,于他世则不为违损,故亦非恶,而为无记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恶;百度百科-善
吉神就是帮助人带来好运,凶神是给人带来衰运。但在八字中常遇到凶神生吉神,由坏而变好,如身强劫比生伤食。
身弱的官杀生印,凶神为我所用有益无害,叫凶中带吉,那么吉神凶神是什么意思?
吉神凶神
1、八字财官印食为四正神
枭伤杀劫为四凶神,四吉神显示温与,文静之气,如盛世良臣,以文教德化来治国。食多愁、伤多害;刃多残、劫多败、禄多贫;阳多坦荡,阴多深沉;如正官正印,人缘好,其人与善,看的高望的远,有福气。
2、四凶神多者没有制化
其人诡异,机警多变,很难相处,其人小气、吝啬、爱占便应该、人见人嫌、臭名远扬。口舌是非、说话刻薄尖酸、心胸狭隘、容不下面别人、报复性强,懒惰、不劳而获、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玩弄鬼点子、喜诈骗。不务正业、狐朋狗友、叛逆心极重、易流入黑社会,成为流氓。看祖业父母财官印食在年月旺相,根基深厚,有的祖上面是地主,有的是官宦之家,四凶神者,长相粗犷、骨骼奇特、机警干练、居人叵测、举止粗俗。
3、事业运气来说四吉神
在顺境中发展,社会环境运气较好,四凶神者逆境中发展,所谓乱世出英雄就是四凶神。婚姻看四吉神相对稳定、顾家、考虑大局、有责任心,四凶神之首七杀的表现形式。
八字吉神与凶神区别
1、吉神
(1)吉神就是财官印食,吉神与日主没有关系的话,就不表示日主的成就,故若吉神对命主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不会产生横灾横祸,不会产生悲剧人生,不会突然被绑架去了。
(2)吉神太旺力不能胜的话,如身弱财官旺的话,日支又不向禄马的话,就是力不胜任,考试不及格。就从名利官场中被淘汰,或做官的成了贪官腐败,若吉神太轻,就是怀才不遇,但不至于产生大凶之象,不会产生绑架,被砍的事情。
(3)吉神被制了,或吉神在月令或时辰中为休废之地,表示平淡人生。富贵吉祥对应的就是平淡人生。
2、凶神
(1)凶神,就是凶神,凶神若没有制化,恶疾夭亡,恶名失败,破财贫困,官讼骗局,饥寒交迫,奸邪荒淫。
(2)凶神被制化,表示突然富贵,暴富暴贵的那种,恶名失败就变成异路功名,破财贫困变成财大气粗,官讼骗局会变成官高极品,饥寒交迫会变成锦衣玉食,奸邪荒淫就变成风流快活。
(3)吉神发财是生意兴隆,较美好,凶神被制化就是财大气粗,俗气豪气的感觉。不一样的。故,凶神一旦被制化转用,大多数人是从艰难困苦中得到发迹,成了所谓的“寒门贵子”,开始很落魄,突然发迹了,马上面成就,遭受巨大耻辱与挫折、失败后,他又马上面转为成就。
(4)偏印表示后母,可能是后母所生,或生母死后由后母抚养,就表示身份地位,较卑贱,没有名分,也是从平凡惨淡走向成就。
(5)七杀为用被制,多数为白屋穷途的人,出身贫穷了,或做豪门之下面,寄居篱下面,打杂了什么的,好郁闷,等待出头之日,然后走向成就,因七杀是凶神,表示贫穷。若七杀有用,格局好的话,会成老板。
(6)柱中有凶神被制化了,往往是失败了再成就,皆是从崛起中发迹,富贵中被砍头灭门,特别七杀,七杀被食神制化,贵格,入豪门,但一旦有一点财星,再见财星的话,财星党杀,就遭受灭顶之灾。
这个命尽管是富贵命,但也是伴随凶险,八字中还常遇到,吉神生凶神,由好变坏,如身弱劫比生伤食,身强官杀生印,就是吉中带凶,吉、凶神的区别,吉神是福大命大,凶神是福大灾也大,让大家学会趋吉避凶。
〈七〉积善
我问佛:为何人有善恶之分?佛曰:人无善恶,善恶存乎尔心。
“人性”本是空白,何来善恶之分
善恶四种标准∶
(一)对己对他都有利的是善;
(二)对己不利但对他人有利的是大善;
(三)对己对他都不利的是恶;
(四)对己有利对他人不利的是大恶。
“慈心”为希望他人得到快乐,
“慈行”为帮助他人得到快乐。
“悲心”为希望他人解除痛苦,
“悲行”为帮助他人解除痛苦。
善与恶的定义∶
害他终害己,而致己他俱害,故为恶。
利他终利己,而成己他俱利,故为善。
作善天降之百祥,作恶天降之百殃。
善事须贪,恶事莫乐。
见善如渴,闻恶如聋。
为善最乐,道理最大。
积善逢善,积恶逢恶,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若还不报,时辰未到。
时辰一到,一切都报。
为子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
为人行善积德者,其后必惠。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善恶之报,如影随身。
人起善心,吉神随之,
人起恶念,凶神随之。
上品之人,不教而善,
中品之人,教而后善,
下品之人,教亦不善。
不教而善,非圣而何,
教而后善,非贤而何,
教亦不善,非愚而何。
善为至宝,一生享用不尽。
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
终日言善,不如行一善。
终生行善,须防行一恶。
当势可为恶,而不为恶,即是善者。
当力可行善,而不行善,即是恶者。
富贵之家,若无宽容之心,易遭横祸。
聪明之人,若无宽厚之心,易损福寿。
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但日有所增。
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消,但日有所损。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积善而望报于天者无福。
施恩而求报于人者无德。
为善而欲人知之,称为阳善,徒得虚名。
为善而不欲人知,称为阴德,天必赐福。
贫者而好施,其功德倍于富者。
为善最乐,天理昭昭报应无差,
为恶难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报之以祸。
善气迎人,如沐春风;
恶气迎人,如逢炎夏。
世间第一好事,莫如救急济贫;
人若不遭天祸,施舍第一良方。
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
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一个人能有一颗善良的心,就等于给后代子孙种下了幸福的根苗,这如同栽花植树一样,把花木栽在土地&57351;,再浇水施肥〔行善积德〕,就能使花木枝叶繁茂,而开花结果。
人存慈悲祥和的念头,就可创造人际间和平之气氛。
人保持纯洁清白心地,就可使美名流传而千古不朽。
(一)不蒙蔽自己的良心,
(二)不作绝情绝义的事,
(三)不浪费物力,假如能够做到这三件事,就可以为天地树立善良的榜样,为社会创造无穷的财富,为后代子孙创造永恒的幸福。
心地善良的人,言行举止都极其温和慈祥,性情凶暴的人,谈笑之间充满恐怖的杀气。
心地光明磊落的人,即使身处黑夜,犹如置身于阳光灿烂的晴空之下。
心地阴险邪恶的人,即使在大白天,像被魔鬼缠身一般终日战战兢兢。
作了坏事而怕人知道,这种人尚存羞耻心,还保留一点改过向善的良知。
作了善事急着让人知,这种人目的贪图虚名,已经种下了可耻的伪善祸根。
一个人真诚施恩惠帮助别人,就绝对不会希望得到别人的报答,所以想要帮助别人,应该帮助那些根本无能力回报你的人。
例如∶病、老、残、弱者。
人间私语,天闻如雷。
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人可欺,天不可欺,
人可瞒,天不可瞒。
人善人欺天不欺,皇天不负善心人。
人恶人怕天不怕,皇天必惩恶心人。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必有报,天律必无私。
见人之善,而寻己之善。
见人之恶,而寻己之恶。
乐见善人,乐闻善事,乐道善言,乐行善行。
闻人之恶,如负芒刺,闻人之善,如佩兰蕙。
迁善当如风之速,改过当如雷之烈。
积榖帛者,不忧饥寒。
积道德者,不畏邪凶。
积善故事
宋朝名宰相范仲淹,年青时极穷,生活艰难,心想将来若能出人头地,定要救济贫苦者。后来当了宰相,便把俸禄拿出来购置义田,给贫穷无田地者耕作。
有一次在苏州买屋居住,一位风水先生盛赞此屋,风水极佳,后代必出公卿。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屋风水能使后代显贵不如改为学堂,让苏州城百姓的子弟入学,将来众人的子弟都能贤达显贵,较之自己一家的子弟显贵,岂不是更为有益吗?于是立刻把住宅捐出来,改作学堂。实践了年青穷苦时念念利益众生的宿愿。
不久范仲淹四个儿子长大成人,均聪颖非凡德才兼备,分别官至宰相、公卿、侍郎,范家的曾孙都贤达显贵,绵延不绝,传至今已八百年了,苏州一带范氏后人依然兴旺。范仲淹善心为他人谋福利,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其功德是无法估量的,而上天所回报给范氏子子孙孙的福禄,是范仲淹当时所付出的几十倍、几百倍,是范仲淹毫无利己之心,播下了意想不到的善种,八百年来不断地开花结果,无意之中为子孙万代谋福利,成为行善的典范,受世人的敬仰赞颂。
世人若要为子孙谋福利的话,范仲淹的善行值得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