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黄道吉日有5天,分别是:2日、7日、12日、15日和20日。
黄道吉日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中的一个概念,认为在这些日子里进行重要的事情会更加顺利、吉祥。这些吉日是根据天文、气象、易经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计算得出的。虽然在现代社会,许多人对黄道吉日的重视程度已经不如古人,但在一些传统文化、民俗活动中,仍然会参考黄道吉日来选择最佳时机。
比如,本月2日是一个黄道吉日,适宜开业、嫁娶;7日则适宜祭祀、祈福;12日适合出行、搬家;15日宜订婚、签约;而20日则是结婚、入宅的好日子。不同的黄道吉日有不同的宜忌事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
黄道吉日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一部分,虽然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事务已经不再受这些日子的限制,但对于一些传统活动或重要事项,许多人仍然会参考黄道吉日来选择最佳时机。
你可能感兴趣: 2021年4月份开业黄道吉日一览查询
公元2021年1月2日,星期六,农历二零二零年十一月(小)十九,冲龙(甲辰)煞北,黄道开日
公元2020年1月6日,星期一,农历二零一九年十二月(大)十二,冲虎(壬寅)煞南,黄道危日
公元2021年1月12日,星期二,农历二零二零年十一月(小)廿九,冲虎(甲寅)煞南,黄道危日
公元2021年1月15日,星期五,农历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大)初三,冲蛇(丁巳)煞西,黄道开日
公元2021年1月18日,星期一,农历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大)初六,冲猴(庚申)煞北,黄道除日
公元2021年1月21日,星期四,农历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大)初九,冲猪(癸亥)煞东,黄道定日
公元2021年1月24日,星期日,农历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大)十二,冲虎(丙寅)煞南,黄道危日
公元2021年1月27日,星期三,农历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大)十五,冲蛇(己巳)煞西,黄道开日
公元2021年1月30日,星期六,农历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大)十八,冲猴(壬申)煞北,黄道除日
你可能感兴趣: 2021年5月份开业黄道吉日一览查询
公元2021年1月2日,星期六,农历二零二零年十一月(小)十九,冲龙(甲辰)煞北,黄道开日
:搬家结婚领证订婚上梁入学求嗣祈福祭祀纳财纳畜嫁娶纳采移徙立券竖柱栽种斋醮
:装修开业开工动土安床出行安葬开张旅游赴任破土修造开市盖屋冠笄求医求财造床开仓
公元2020年1月6日,星期一,农历二零一九年十二月(大)十二,冲虎(壬寅)煞南,黄道危日
:入宅订婚安葬上梁求嗣解除牧养纳畜启钻裁衣除服纳采经络立券竖柱栽种斋醮
:搬家装修开业结婚领证开工动土出行开张旅游赴任破土修造祈福祭祀开市纳财嫁娶移徙盖屋求财归宁放水分居开仓筑堤
公元2021年1月12日,星期二,农历二零二零年十一月(小)廿九,冲虎(甲寅)煞南,黄道危日
:结婚领证出行订婚安葬作灶旅游入学修坟赴任祭祀启钻裁衣嫁娶纳采盖屋求医竖柱栽种求财
:搬家装修开业入宅开工动土安门安床上梁开张破土修造祈福安香开市纳财纳畜移徙伐木立券斋醮词讼放水分居置产筑堤打官司
公元2021年1月15日,星期五,农历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大)初三,冲蛇(丁巳)煞西,黄道开日
:搬家结婚领证出行上梁旅游入学求嗣祈福祭祀解除纳财纳畜嫁娶移徙立券求医竖柱斋醮行丧开仓恩赦
:装修开业入宅开工动土安床订婚安葬交易开张赴任破土修造开市纳采栽种求财造床置产行舟
公元2021年1月18日,星期一,农历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大)初六,冲猴(庚申)煞北,黄道除日
:开业开工出行安葬开张旅游求嗣赴任破土祈福祭祀解除开市牧养纳财纳畜启钻除服求医竖柱栽种斋醮求财招赘纳婿
:搬家装修结婚入宅领证动土订婚上梁修造安香嫁娶纳采移徙盖屋开仓
你可能感兴趣: 2021年6月份开业黄道吉日一览查询
公元2021年1月21日,星期四,农历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大)初九,冲猪(癸亥)煞东,黄道定日
:订婚入学求嗣祈福祭祀裁衣纳采盖屋冠笄竖柱求财招赘开仓纳婿
:搬家装修开业结婚入宅领证开工动土安床出行安葬上梁开张旅游破土修造开市纳财嫁娶移徙立券求医词讼分居出师打官司行舟
公元2021年1月24日,星期日,农历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大)十二,冲虎(丙寅)煞南,黄道危日
:搬家装修开业结婚入宅领证开工动土订婚安葬开张求嗣修坟赴任破土修造祈福祭祀开市纳财启钻捕捉嫁娶纳采移徙盖屋经络立券竖柱栽种斋醮求财取渔和讼
:安床上梁解除纳畜伐木求医行舟
公元2021年1月27日,星期三,农历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大)十五,冲蛇(己巳)煞西,黄道开日
:结婚领证出行订婚上梁作灶旅游入学求嗣赴任祈福祭祀解除纳财纳畜嫁娶纳采立券求医竖柱斋醮行丧开仓恩赦
:搬家装修开业入宅开工动土安床安葬开张破土修造安香开市移徙栽种求财造床置产行舟
公元2021年1月30日,星期六,农历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大)十八,冲猴(壬申)煞北,黄道除日
:搬家开业入宅开工出行上梁开张旅游求嗣修坟赴任祈福祭祀解除开市牧养纳财纳畜启钻移徙盖屋求医竖柱栽种求财招赘纳婿
:装修结婚领证动土订婚安葬破土修造嫁娶纳采行丧开仓
2024年1月的黄道吉日有:1月2日、1月6日、1月9日、1月11日、1月12日、1月16日、1月18日。
1、公历2024年1月2日,农历2023年十一月廿一星期二,冲羊(己未)煞东。
2、公历2024年1月6日,农历2023年十一月廿五星期六,冲猪(癸亥)煞东。
3、公历2024年1月9日,农历2023年十一月廿八星期二,冲虎(丙寅)煞南。
4、公历2024年1月11日,农历2023年腊月初一星期四,冲龙(戊辰)煞北。
5、公历2024年1月12日,农历2023年腊月初二星期五,冲蛇(己巳)煞西。
6、公历2024年1月16日,农历2023年腊月初六星期二,冲鸡(癸酉)煞西。
7、公历2024年1月18日,农历2023年腊月初八星期四,冲猪(乙亥)煞东。
黄道吉日的推算方法
黄道吉日的推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十二值日,另一种是十二地支配十二神煞。黄历以建日、除日、满日、平日、定日、执日、成日、收日、破日、危日、开日、闭日等日以定吉凶。将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12个字分别注在黄历中的每个日期的下方。凡与除、危、定、执、成、开6个字对应的日子,就是黄道吉日。
与建、满、平、破、收、闭6个字对应的日子,就是黑道凶日。青龙、白虎、明堂、天刑、朱雀、金匮、天德、玉堂、天牢、玄武、司命、勾陈等十二吉凶神煞。将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为六黄道,白虎、天刑、朱雀、天牢、玄武、勾陈为六黑道。
以上内容需结合实际情况,仅供参考。
一月份黄道吉日有:1月2日、1月3日、1月5日、1月9日、1月13日、1月14日、1月16日、1月21日、1月25日、1月27日、1月28日、1月30日。
黄道吉日,是中国传统历法“黄历”(万年历)中的特有词汇,指的是诸事皆宜的日子。黄历以“十二神煞”中的“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为六黄道日,又以“十二值日”中的“除、危、定、执、成、开”为小黄道日。这黄道六神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即为“黄道吉日”。
一月份的黄道吉日,是很多人在进行重要事务安排时会考虑的时间点。比如,结婚、搬家、开业等喜庆事宜,很多人会倾向于选择这些日子进行,以求吉利和顺利。这些黄道吉日是根据农历和天干地支等古老的中国历法计算得出,既有固定的规律,也有一定的变动性。
在现代社会,虽然科技高度发达,但很多人对于黄道吉日这种传统的时间选择方式依然保持着尊重和信赖。尤其在农村地区和一些传统文化保持得较好的地方,这种习俗的影响力更为明显。选择黄道吉日进行重要事务的安排,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安慰和传统文化习俗的尊重,具体的决策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和现代科学知识进行综合考虑。
2021年1月黄道吉日一览
公历2021年1月6日星期三摩羯座(阳历),农历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廿三(阴历),相冲:虎日冲(戊申)猴
公历2021年1月7日星期四摩羯座(阳历),农历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廿四(阴历),相冲:兔日冲(己酉)鸡
公历2021年1月10日星期日摩羯座(阳历),农历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廿七(阴历),相冲:马日冲(壬子)鼠
公历2021年1月12日星期二摩羯座(阳历),农历二零二一年十一月廿九(阴历),相冲:猴日冲(甲寅)虎
公历2021年1月16日星期六摩羯座(阳历),农历二零二一年腊月初四(阴历),相冲:鼠日冲(戊午)马
公历2021年1月18日星期一摩羯座(阳历),农历二零二一年腊月初六(阴历),相冲:虎日冲(庚申)猴
公历2021年1月19日星期二摩羯座(阳历),农历二零二一年腊月初七(阴历),相冲:兔日冲(辛酉)鸡
公历2021年1月21日星期四水瓶座(阳历),农历二零二一年腊月初九(阴历),相冲:蛇日冲(癸亥)猪
公历2021年1月22日星期五水瓶座(阳历),农历二零二一年腊月初十(阴历),相冲:马日冲(甲子)鼠
公历2021年1月24日星期日水瓶座(阳历),农历二零二一年腊月十二(阴历),相冲:猴日冲(丙寅)虎
公历2021年1月26日星期二水瓶座(阳历),农历二零二一年腊月十四(阴历),相冲:狗日冲(戊辰)龙
公历2021年1月27日星期三水瓶座(阳历),农历二零二一年腊月十五(阴历),相冲:猪日冲(己巳)蛇
公历2021年1月28日星期四水瓶座(阳历),农历二零二一年腊月十六(阴历),相冲:鼠日冲(庚午)马
公历2021年1月30日星期六水瓶座(阳历),农历二零二一年腊月十八(阴历),相冲:虎日冲(壬申)猴
黄道吉日是什么意思?
黄道吉日,是中国传统历法黄历(万年历bai)中的特有词汇,指的是诸事皆宜的日子。黄历以十二神煞中的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称为六黄道日,又以十二值日中的除、危、定、执、成、开为小黄道日。这黄道六神值日之时,诸事皆宜、不避凶忌,即为黄道吉日。
古人依据天体星象运行变化对人类影响的规律制定了黄黑道日,从而对国人的用事择日趋吉避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选择,这种择吉文化自古以来已深入中国人的思想,无时无刻的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已经形成了一种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