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与阳历的转换
阴历和阳历是两种不同的计时方式,阴历是以月亮的运动为基础的历法,而阳历是以太阳的运动为基础的历法。在中国,传统节日和农历生日多数使用阴历,而生日和公共假日则是阳历。了解阴历和阳历之间的转换是很有必要的。
阴历和阳历的关系
阴历和阳历的关系主要涉及到二者的基础天文学知识。以中国农历为例,它是以一个月圆圆缺变化的时间为基础,每经过12个朔望月(29.53059天)为一轮回,共354.367天,约合365.25/12天。而阳历则是以地球公转绕太阳一周为基础,每一周为7天,共52周又1天。这就引起了阴历和阳历在计算上的不同。
如何将阴历转为阳历
将阴历转为阳历需要先确定对应的阴历日期,然后再根据公式计算。阴历转阳历的公式如下:
阳历年份=阴历年份+(阴历年份所在的60年的甲子数4)
阳历月份和日期需要根据现有的阴历月份和日期进行计算,具体方法如下:
(1)如果较阴历年份而言,阳历年份是闰年,阴历月份为闰月,则阳历月份比阴历月份多1;
(2)如果阴历月份为闰月,根据农历调整规定,应当取阴历闰月的后一个月为阳历月份;
(3)如果阴历月份不为闰月,则阳历月份为当前阴历月份;
(4)阳历日期可以通过找到该年阳历的立春日,然后加上对应的天数来计算得出。
如何将阳历转为阴历
将阳历转为阴历也需要先确定阳历日期,然后再根据公式计算。阳历转阴历的公式如下:
在2017年之前的日期:
阴历年份:阳历年份减去1969,为什么减69而不是70呢?因为1970年是一年的起点,如果是70年代,那这一年已经算入阳历,所以要1.
阴历月份:通过年份和阳历日期计算得出,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月份=大月数(大的农历月份,比如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数(小的农历月份,比如2月、4月、6月、9月、11月)
大月数:通过阳历月份、日期、每年的第一个节气(通常是立春)来计算,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节气日=节气距离立春的天数+(阳历年份4)%4 * 5 (按节气计算距离立春的天数),超过立春为负数
大月数=日数>(节气日8),则为:(阳历月份*21),否则为:(阳历月份*22)
小月数:根据大月数,日数和立春计算,公式为:
小月数=大月数+1,如果月末是立春,则小月数为大月数
阴历日期:通过阳历日期和大月数和小月数来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当前月是大月,那么阴历日期=阳历日期节气日+BigMonthList[大月数];
当前月是小月,那么阴历日期=阳历日期节气日+SmallMonthList[小月数];
在2017年之后的日期:
比较简单,可采用外部API,省去手工计算的麻烦。
17年阴历6月阳历是多少
根据转换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16年闰4月初一是2017年5月26日,而17年6月指的是2017年的阳历6月份,17年阴历6月对应的阳历日期是2017年7月23日。
阴历和阳历之间的转换对于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日子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计算节日和农历生日的日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转换方法还可以解决一些关于阴历和阳历的困惑,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两种历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